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 劳务合同纠纷是否应先仲裁

不需要先申请仲裁,除非劳务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是仲裁,针对劳务合同纠纷提起的仲裁和劳动仲裁的法律性质是不一样的,若劳务合同中没有仲裁约定,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处理。


  一、劳务合同纠纷是否应先仲裁?

  劳务合同纠纷不需要先申请仲裁,除非劳务合同中有仲裁协议。

  《仲裁法》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哪些?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2、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典》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着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但劳务关系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5、合同内容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劳动合同的条款及内容,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劳动合同的解除,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条件等。劳务合同受国家干预程度低,在合同内容的约定上主要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外,由双方当事人自由协商确定。

  劳务合同跟劳动合同适用的法律性质,主体资格,两者产生的依据等各方面都有差别。如果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必须先申请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诉。劳务合同纠纷是一般的民事纠纷,肯定不能申请劳动仲裁。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