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离婚、调解离婚、登记离婚有哪些区别登记离婚、起诉离婚有哪些区别登记离婚、起诉离婚的前提条件是双方感情破裂。 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双方达成一致的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登记离婚对夫妻双方均有法定的条件,即要求离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
判决离婚、调解离婚、登记离婚有哪些区别登记离婚、起诉离婚有哪些区别登记离婚、起诉离婚的前提条件是双方感情破裂。
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双方达成一致的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登记离婚对夫妻双方均有法定的条件,即要求离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有问题的可以进一步询问。
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
“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
这一意愿必须是真实而非虚假的;必须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胁迫或因重大误解而形成的;必须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
对于一方要求离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解决争议。
(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离婚的必要条件。
如果婚姻关系当事人不能对离婚后的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作出适当处理的话,则不能通过婚姻登记程序离婚,而只能通过诉讼程序离婚。
(四)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如果一方为精神病患者,被医院确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政局是不可以受理离婚申请的同样,法院也不会直接受理被确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离婚起诉,只能由另一方当事人起诉。
若当事人被医学鉴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包括当事人亲属在内的任何其他人都不能代替当事人起诉离婚。
如果对方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由对方当事人的法定监护人作为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
(五)调解。
如果对方当事人不同意离婚,那么法院应做出离婚判决,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
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六)、调解不成法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
1、安排开庭时间: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2、通知到庭诉讼:在开庭三日前法院要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3、开庭审理:法院会询问当事人,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要如实回答;询问证人、鉴定人等;一般情况下离婚当事人必须到庭,如果因特殊原因实在不能到庭,须向法庭出具是否离婚的书面意见。
(五)、根据庭审情况判决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