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诉讼时效如何起算 在中国,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必须满足3年的时效限制。 这个时效也被称为“法律时效”,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如果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则时效将自动中断,并重新计算。 那么,3年诉讼时效如何起算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3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3年内。 ...
在中国,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必须满足3年的时效限制。
这个时效也被称为“法律时效”,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如果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则时效将自动中断,并重新计算。
那么,3年诉讼时效如何起算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3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3年内。
如果当事人在3年内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则时效将重新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在3年内通过其他途径主张权利,例如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则时效也可以重新计算。
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在3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则时效将永远中断,并不再计算。
此外,3年诉讼时效的中断条件为“法律时效期间的债务人为严重损害债务人形象的行为”,如果债务人存在严重损害债务人形象的行为,则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中断时效。
总之,3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3年内,如果当事人在3年内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的请求,则时效将重新计算。
如果债务人存在严重损害债务人形象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中断时效。
注册律师
法律服务时间
开通城市分站
我要找律师
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