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全国各地律师收费标准 > 劳动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劳动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

劳动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劳动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06 16:57:20 浏览量:29

劳动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雇主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通常被视为劳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应当享有劳动权利和义务。 其中,劳动权利包括获得工资、休息、假期、加班、晋升等方面的权益。 然而,员工的劳动权利并不是无限期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21条规定,员工...

劳动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雇主和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通常被视为劳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应当享有劳动权利和义务。

其中,劳动权利包括获得工资、休息、假期、加班、晋升等方面的权益。

然而,员工的劳动权利并不是无限期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21条规定,员工的劳动权利在超过1年没有约定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的情况下,应当被法律视为过期。

此时,员工享有的劳动权益将受到保护,用人单位有权利要求员工承担法律责任。

那么,劳动诉讼时效是怎么计算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诉讼时效为2年。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没有约定劳动纠纷解决机制,或者约定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不明确,或者没有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等,那么员工的劳动权利将可能被法律视为过期。

如果员工的劳动权益在过期后遭到侵害,员工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是,在提起诉讼前,员工需要先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劳动权益在过期后遭到侵害。

如果员工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劳动权益,那么诉讼将无法成立。

因此,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中,应当明确约定劳动纠纷解决机制,并在劳动权利过期前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以便员工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也应当注意保存证据,以便在发生劳动纠纷时能够证明自己的劳动权益。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时效 劳动 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