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律师代理费 > 民事诉讼法回避的适用条件(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回避的适用条件(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4 16:34:20 浏览量:29

1. 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2. 当事人的回避 3. 诉讼代理人的回避 4. 证人的回避 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必须回避某些程序或者某些活动的人。 ...

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必须回避某些程序或者某些活动的人。

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民事诉讼的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的。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

一、当事人的回避

当事人的回避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回避某些程序或者某些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必须回避的回避对象包括:

  1. 原诉讼当事人的亲属或者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人。

  2. 与原诉讼当事人有抚养、赡养、扶养、继承等关系的人。

  3. 与原诉讼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人。

回避的时间为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提出回避申请的时间。

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应当写为单位申请书,由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签字并盖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诉讼代理人的回避

诉讼代理人的回避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必须回避某些程序或者某些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代理人必须回避的回避对象包括:

  1. 原诉讼代理人与原诉讼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2. 与原诉讼代理人有抚养、赡养、扶养、继承等关系的人。

  3. 与原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人。

诉讼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写为单位申请书,由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签字并盖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证人的回避

证人的回避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证人必须回避某些程序或者某些活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必须回避的回避对象包括:

  1. 原诉讼当事人、原诉讼代理人、原审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所涉及的事项。

  2. 与原诉讼当事人、原诉讼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3. 与原诉讼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进行证言的人。

证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写为单位申请书,由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签字并盖章,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回避制度是保证民事诉讼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以上就是关于民事诉讼法回避对象有哪些的相关介绍。

如果您遇到需要回避的情况,请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回避。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法 民事 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