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律师代理费 > 民事诉讼法的证据(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的证据(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有哪些)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4 18:49:40 浏览量:22

1. 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有哪些 2. 证据种类 3. 证据的收集与保管 4. 证据的认定 5. 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和认定 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官系统和法院...

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官系统和法院案件处理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证据的要求和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和认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的内容。

一、证据种类

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包括证据类型和证据材料。

证据类型包括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证据材料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证人证言、电子数据、视听资料、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二、证据的收集与保管

  1. 收集证据

当事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不得隐瞒重要事实或者伪造证据。

当事人提供证据时,应当提供的来源、时间、真实性等,并配合法院进行质证。

  1. 保管证据

证据应当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避免泄露和失去。

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证据,避免损失和损坏。

三、证据的认定

  1. 证据的合法性

法院应当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包括证据的真实性、来源、时间、完整性等。

如果证据不合法,则不能作为法院对案件结论的依据。

  1. 证据的可靠性

法院应当审查证据的可靠性,包括证据的真实性、来源、时间、完整性等。

如果证据可靠性不高,则不能作为法院对案件结论的依据。

  1. 证据的关联性

法院应当审查证据的关联性,包括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系、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关系等。

如果证据关联性不高,则不能作为法院对案件结论的依据。

  1. 证据的证明力

法院应当审查证据的证明力,包括证据的真实性、来源、时间、完整性等。

如果证据的证明力不高,则不能作为法院对案件结论的依据。

四、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和认定

法院应当对证据进行审查和认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应当经过查证属实,并且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法院可以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质证,对不合法的证据应当排除,对合法的证据应当确认。

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是保障法院公正审判的重要保障,只有满足证据要求,才能保证法院对案件的结论正确、公正。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法 民事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