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律师收费标准 > 律师代理费 > 民事诉讼法作证形式有哪些规定(民事诉讼法作证形式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作证形式有哪些规定(民事诉讼法作证形式有哪些)

来源:律师在线整理 发布时间:2023-08-15 17:02:00 浏览量:27

民事诉讼法作证是指证人到庭作证,向法院提供证言,支持被作证人的诉讼请求。 在民事诉讼法中,作证形式有以下几种: 当事人作证:当事人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例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当事人可以作为证人到庭作证,提供证言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被害人、证人证言:被害人是指因案件发生而受到人身、财产或其他伤害的人员。 ...

民事诉讼法作证是指证人到庭作证,向法院提供证言,支持被作证人的诉讼请求。

在民事诉讼法中,作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当事人作证:当事人是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例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当事人可以作为证人到庭作证,提供证言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1. 被害人、证人证言:被害人是指因案件发生而受到人身、财产或其他伤害的人员。

被害人可以成为证人,提供证言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1. 被控告人作证:被控告人是指因案件发生而被指控犯罪的人员。

被控告人可以作为证人到庭作证,提供证言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1. 鉴定人证言:鉴定人是指经过专业训练,对某种案件作出科学技术鉴定的人员。

鉴定人可以作为证人到庭作证,提供证言支持被作证人的诉讼请求。

  1. 勘验人证言:勘验人是指对某种案件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的人员。

勘验人可以作为证人到庭作证,提供证言支持被作证人的诉讼请求。

  1. 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是指证人到庭参加诉讼,向法院提供证言。

证人出庭作证是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重要的作证形式,可以提高证言的可信度。

民事诉讼法作证形式是诉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证人证言的质量对于案件审理至关重要,因此,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严格对待证人证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

推荐阅读

诉讼法 作证 民事